幾天前,記者隨調研組深入張家口堡,實地考察文物修繕保護開發(fā)的情況。沒想到調研組中有一人的兒時舊居正是在張家口堡。盡管已經搬離多年,這位調研人員故地重游仍顯得很興奮。
可是情感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真的看到自家老房子時,他難掩落寞。他告訴記者,這房子因為居住條件不好,租金低還經常斷租,每年的房租都不夠修繕費用,久而久之就廢棄了。其實,他的遭遇并非個例。
國家文物局數(shù)據(jù)表明,截至2022年,我國大約有76萬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文物建筑有40萬余處。這之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低級別文物建筑占95%以上。它們比不上故宮的磅礴璀璨、沒有岳陽樓的名垂千古、缺少天一閣的浩瀚風流,甚至連當?shù)匾咽鼙Wo的部分古建筑都不如。它們很平凡,散落在喧囂市肆中、藏身于街巷深處、隱身于村落間,但正是這些數(shù)量龐大而接地氣的文物建筑,卻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發(fā)生著千絲萬縷的直接牽連,共同織就了中華文明的龐大根系。
加強保護,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但是,究竟該怎么保護呢?有人說,當然是找政府,讓政府撥款??墒穷愃茝埣铱诒?、平遙古城這種龐大的古建民居群,少則幾百戶人家,多則近萬人居住,如果每年都靠政府出資,這該是多么龐大的一筆開支,既不現(xiàn)實也不合理。
中國有句老話——“老屋住人百年不塌,無人居住五年就垮”,說的就是“建筑和人”的關系。“建筑和人”的關系一旦建立起來,這種責任和情感就會慢慢積淀起來,民間習慣稱之為“人氣”。當然,這并不是說只要有人居住,老屋就會屹立不倒。而是指有人居住其間,一旦房屋出現(xiàn)問題,就會立刻進行修復修繕,不會影響后續(xù)使用。而那些無人居住房屋一旦出現(xiàn)問題,沒有人去打理,就會漸漸走向破敗不堪,喪失“人氣”。
這是千百年來的經驗,在我國古代一直被發(fā)揚延續(xù),譬如許多地方的樓閣、碑亭、廟宇,建成后并非一勞永逸,而是有專人看管,并一直會有民間人士捐資修繕。最出名的莫過于流淌千載的大運河、灌溉至今的都江堰,都是在官方主導下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形成“歲修習俗”。
這是一種對古代建筑治理和保護的智慧。當前,在地方政府財力、人力、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揮基層文物古建的地域情感因素,動員全社會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不失為一條好路子。
國家文物局曾印發(fā)《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的意見》,著力解決保護管理力量不足、日常維護保養(yǎng)不到位、社會力量參與不夠等問題,推動文物建筑“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
近年來,許多地方專門針對低級別文物建筑保護利用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如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認領認養(yǎng);通過“拯救老屋行動”等對鄉(xiāng)村文物建筑進行修繕,促進其保護和利用。
其實,這條路走起來并不容易。譬如社會力量參與,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呢?出資,還是出人;社會力量和文物建筑擁有方,怎樣厘清責任權限;哪些社會力量能參與其中,是否有第三方監(jiān)督……很多問題在此前的探索中也顯露出來,需要規(guī)范引導,但我們不能因此停下探索的腳步。歲月變遷之中,每倒下一座古建筑,就少了一個歷史的見證者。相反,只要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規(guī)范,古建筑就一直有“人氣”,千百年間蘊含其中的歲月精華就不會消散。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面對文物建筑的凋零衰敗,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視而不見。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積極探索修繕開發(fā)的新方式,基層文物建筑保護利用能真正走上正軌,在“人氣”的涵養(yǎng)中,煥發(fā)新生機。(張家口日報記者王春亮 王宸胤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