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抑郁癥低齡化正成為一項社會議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抑郁癥研究所等共同發(fā)布的《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等調查數據統(tǒng)計,青少年群體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高于成年群體,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已占總人數的30%。那么,如何界定身患抑郁癥?能否自測初篩?什么時期治療最有效?對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究竟是抑郁情緒還是抑郁癥
“長時間的心境低落、情緒減退,都是抑郁癥的表現。尤其是一些兒童青少年,總說肚子不舒服,但就醫(yī)后卻檢查不出任何問題,有可能就是抑郁引起的軀體癥狀。”從事心理疾病治療20多年的市沙嶺子醫(yī)院心理科主任李育軍對記者說。
“抑郁癥”也叫“憂郁癥”,在醫(yī)學上統(tǒng)稱為抑郁障礙,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觀。輕者往往悶悶不樂、興趣減退,重者則悲痛絕望,生不如死。
“近幾年,確實感覺到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發(fā)病率在逐年上升,昨天接診的40名患者中,就有十多名是青少年。但也并不意味著情緒不好就是抑郁癥,要與抑郁情緒區(qū)別開來?!崩钣娬f。
那么,抑郁情緒與抑郁癥如何區(qū)分呢?他認為,抑郁情緒往往是指一種情緒狀態(tài),人人皆可抑郁,但非人人皆患抑郁癥。抑郁癥則是一組綜合征的總稱。且抑郁情緒通常在人遇到挫折、不順心時產生,是人們遇到負性事件時產生的一種生理性的情緒表現,事情過去情緒就會恢復,它對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影響不明顯。然而如果在沒有特別誘因的情況下,一個人總是時不時地、沒來由地出現抑郁情緒,即使程度不是很嚴重也要敲響警鐘,引起注意。
“還可以從持續(xù)時間上區(qū)分,抑郁情緒是短暫的,它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而抑郁癥至少會持續(xù)兩周以上,如果不去尋求幫助,認真調整,持續(xù)低落的情緒不僅不會自行消失,甚至會愈發(fā)嚴重?!崩钣娬f。
滿足“3+2”需多留神情緒變化
抑郁癥作為一種疾病,其病因還在研究中。目前可以明確的是,抑郁癥與遺傳、環(huán)境因素、性格特質,以及大腦神經遞質變化都有關聯。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識別自己抑郁情緒的能力,很多人甚至抑郁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都沒有覺察?!崩钣娬f,這些人通常不太關心自己的情緒,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直到出現睡眠質量變差、思維遲緩、行動力喪失,在看過醫(yī)生后,才發(fā)現自己的情緒出了問題。
如何自測呢?除了從持續(xù)時間上判斷,記者了解到還有一套可輔助參考的自測標準。抑郁癥有3大核心癥狀:1.情緒低落,即持續(xù)悲傷、難過,總高興不起來;2.興趣減退,即原來感興趣的事情,在抑郁期幾乎沒有任何事情能提起勁頭;3.精力缺乏、動力不足,即一天什么事都不干,一直處在休息狀態(tài)仍感乏力。
除符合以上3條核心癥狀外,還滿足至少以下2條附加癥狀,如睡眠不好,面臨像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等全過程睡眠問題,以及自我評價降低,長期想法消極,或伴隨思維反應減慢、言語表達遲緩、運動行為呆滯,甚至出現自殺、自殘等極端行為,也就是當滿足“3+2”時,可初步判定達到抑郁癥的癥狀學標準。
“當然,測試結果受主觀傾向、測試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這是一種初篩的手段,如果感覺自己滿足‘3+2’,最簡單穩(wěn)妥的辦法就是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崩钣娬f。
抑郁癥就像一口沒有底的深井
“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李育軍說,這是當下治療抑郁癥最有效的一個法則。抑郁癥的治療需要經過急性期、鞏固期、維持期的階段,基本的治療時長平均都在18個月以上。目前醫(yī)學界普遍認為,只要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規(guī)范治療,目前抑郁癥是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的。
除了專業(yè)的藥物、儀器等治療手段外,李育軍建議患者保持經常性的運動,每周最好能堅持三次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持續(xù)半小時以上,這樣運動后人的機能會釋放出良性物質,從而改善患者情緒。此外,要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尋找內心苦悶的排遣渠道。如尋找安全型人格的人傾訴,痛痛快快地表達出來;還可以通過音樂療法讓病人放松并干預他的潛意識,把其中的負面東西逐步去除?!耙部梢匀タ匆徊肯矚g的電影,去吃一頓愛吃的大餐,只要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最享受的時刻來化解不好的狀態(tài),都是可以的。”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有超過3.5億人受抑郁癥困擾,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目前,抑郁癥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也是我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癥已不僅嚴重損害個體身心健康,也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
“曾經有患者跟我說,抑郁癥就像一口沒有底的深井,人就像永遠往下掉一樣。所以一定要像關注孩子的身體疾病一樣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不要覺得抑郁不是病,不需要治療!”李育軍強調。
?。ㄓ浾?趙曉剛 白君 趙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