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在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改善環(huán)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自然生態(tài)系統。
張家口,地處塞外、氣候干燥,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山多水少,濕地更少。
近年來,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將濕地建設列入首都“兩區(qū)”建設重要內容,不斷加大濕地保護力度,特別是近三年以來,秉承“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的理念,實施一系列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生態(tài)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
讓人沒想到的是,如今這座塞外山城竟然有8個(含試點)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達到107.63萬畝,濕地公園總面積68.12萬畝,濕地公園總面積和國家濕地公園總數均居河北省第一。張家口人用行動把身邊的環(huán)境改造為一處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觀,也在保護和修復中享受到了濕地帶來的生態(tài)福利。
這8個國家濕地公園,您“打卡”過幾處?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張家口的國家濕地公園,在山水之間感受凈澈、美麗的“濕”意張家口。
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
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華北地區(qū)最大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擁有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設的大型水庫——官廳水庫。這里不僅是候鳥在我國棲息遷徙的重要驛站,還是全國濕地公園中最現代化的科普博物館。濕地公園總面積達到20.3萬畝,包括永久性河流濕地、洪泛平原濕地、庫塘濕地等多種類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使得這里成為了一個生態(tài)天堂,共有陸生脊椎動物236種,鳥類種類尤為豐富,達到了191種。
壩上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
壩上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是灤河、潮白河的發(fā)源地。這里是由河流、湖泊、灘涂、沼澤和沼澤化草甸組成的復合型內陸濕地,被譽為“燕趙最美的濕地”。濕地公園占地6.18萬畝,其中天然濕地4.5萬畝。這里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濕地植物210種、動物222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達到了31種。這里還是中國候鳥三大遷徙線路之一和全球八條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印度通道的中轉站。
康保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
康巴諾爾,蒙語意為“美麗的湖泊”??蛋椭Z爾湖濕地公園位于河北省康保縣縣城南緣,四面環(huán)山,是塞外一處離縣城最近且生態(tài)系統保護完好的天然湖泊濕地。濕地公園總面積368.1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03公頃,水面面積156.6公頃。這里生態(tài)系統保護完好,是一處典型的天然高原湖泊濕地。
尚義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
察汗淖爾,蒙語意為“白色的湖”,是華北地區(qū)最大的內陸咸水湖。尚義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集草原、沼澤、咸水湖三種景觀于一體,總面積5400公頃。這里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眾多鳥類繁殖的理想場所和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夏秋三季,數以萬計的鳥類匯集在察汗淖爾,形成了一幅壯觀的自然畫卷。
蔚縣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
壺流河,古名祁夷水。蔚縣壺流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蔚縣境內,是壺流河的重要生態(tài)保護區(qū)。這里河流蜿蜒曲折,濕地植被茂盛,生物多樣性豐富,公園面積2.3萬畝,壺流河濕地面積1.05萬畝。濕地公園的建立不僅保護了壺流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重現了“壺流春漲、河堤春茵、池橋柳煙”的蔚州勝景。
陽原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
桑干河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陽原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河北省陽原縣,總面積1792公頃。這里濕地類型多樣,包括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等。濕地公園的建立對于保護桑干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張北黃蓋淖國家濕地公園
張北黃蓋淖國家濕地公園又稱“天鵝湖”,是張家口境內的一處重要濕地。這里水面寬闊、波光粼粼,吸引了眾多珍奇鳥類到此棲息。濕地公園的建立為這些鳥類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息地,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觀賞鳥類、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涿鹿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
涿鹿縣地處太行山余脈與燕山山脈交匯處,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涿鹿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涿鹿縣境內,總面積1364余公頃。這里濕地環(huán)境優(yōu)美,植被豐富多樣,目前已查明153種野生動物,其中,黑鸛、白頭鶴、大鴇、遺鷗、大天鵝,小天鵝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種。濕地公園的建立也促進了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經濟繁榮。
除了上述這8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外,張家口境內還有8個省級濕地公園,分別是:市區(qū)清水河、下花園洋河河谷、沽源葫蘆河、崇禮西灣子、壩上察汗淖爾(部分面積劃入國家濕地公園)、赤城白河、張北三臺河、張北大營灘。它們同樣是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的完美結合。
山水張家口,“濕”意盎然,詩意盎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