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周芳
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確保青年健康成長、順利成才,保障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儲備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必須從青年抓起。青年時代,是激情滿懷、富有朝氣的時代,是放飛理想、人生出彩的時代。一個人在青年時代確立的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對自己成長和人生奮斗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引領青年在時代進程中不斷自我糾偏、自我革新、自我發(fā)展,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昂揚的奮斗姿態(tài),經(jīng)營學習與生活,提高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素養(yǎng)。新時代青年應堅定理想信念,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春華章,博出精彩人生。
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在教育活動中根據(jù)具體情況,開放、靈活、個性化地選擇具體方法,達到“教之有方,教無定法”的層面。比如,理論教育要與現(xiàn)實場景等相結合,增強理論的說服力與親和力,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學理依據(jù)。
以具有深度的理論教育,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性。應切合青年生活實際,運用深厚的理論教育,深化青年對理想信念的認知、認同和自覺。廣大青年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理論詮釋要明確、透徹、深刻,具有說服力、引導力、感召力,引領青年在行動中感受和察覺理想信念的生成。教育者應以問題為導向,對青年面臨的具有共性的現(xiàn)實問題從理論高度釋疑解惑,做到回應矛盾有理有據(jù)有指向,使青年深刻感知理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力量,增強理想信念生成的理性自覺。
以具有效度的情景濡染,突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首先,掌握實情,為情景創(chuàng)設做好鋪陳。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惑所困,架起順暢溝通的橋梁。為此,要積極調研青年在學習和生活中關心的話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尋覓準確的靶向。其次,針對問題選定議題,創(chuàng)設具體情景。契合青年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新視野,實現(xiàn)理想信念情感的濡染。如結合青年感興趣的歷史、文化等話題,開展“人工智能+”體驗活動,通過AI、VR等可視化技術手段還原歷史場景,將青年帶入到特定的歷史、文化情景之中。再如復原長征時期革命戰(zhàn)士艱苦前行的歷程,通過模擬歷史人物經(jīng)歷為家國而奉獻、為理想而出征的成長路徑,以強烈的代入感打破時空限制,將歷史與現(xiàn)實對比,使青年置身其中受到?jīng)_擊和震撼,從而讓理想信念教育進入青年心靈、直擊靈魂。
以具有高度的實踐活動,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理想信念教育只有根植于具有高度的實踐活動,才能讓他們打破思維局限,以高視界、高站位更好地體驗和感悟,獲取持續(xù)性的精神給養(yǎng),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應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如參觀紅色博物館、革命根據(jù)地舊址等。以所見所聞激起青年對紅色器物、場景的敬仰之情,將“親身在場”轉化為“身心在場”,激起他們汲取、內化革命精神的愿望。浸入紅色文化體驗。青年通過對紅色劇目、紅色文學作品等的欣賞,增進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和思想認同,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應利用多種條件引導青年志存高遠。如通過深刻闡釋理想信念與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培養(yǎng)青年在實踐過程中的自我感知、自我體悟與自我省察?;诖耍鰪娗嗄昀硐胄拍罱逃龑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持續(xù)深入開展。
歷史和現(xiàn)實證明,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在亂云飛渡的復雜環(huán)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shù)木薮髩毫ο峦丝s逃避、在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繳械投降。“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蔽覀円猿绺呃硐胄拍钊坭T青年靈魂,為他們補足精神之“鈣”,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青年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理想信念的自我反思、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升華,從而強化自身意志力與決斷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1.本網(wǎng)(張家口新聞網(wǎng))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wǎng)”、“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wǎng)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 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wǎng)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